观测器

山洞里聆听地球ldquo心跳声rd

发布时间:2022/6/8 12:58:22   

摘要:目前重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推进建设中,预计年全部建成投用后,在重庆辖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地震速报信息将来得更快……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定于5月21日至28日举办,今年的主题是“走进科技,你我同行”。重庆日报美好生活热线记者来到巴南地震监测中心站,走进防空洞里面一探基岩上的拾震器,聆听地球的“心跳声”。

山洞里记录地球的脉动

巴南地震监测中心站位于南温泉公园旁。

“这里原来叫重庆市地震台,年就投用了。”站长郑许东介绍说,地震台年完成了数字化观测改造,年完成升级改造。年全国地震台站改革后,在原重庆市地震台基础上,整合原仙女山地震台和石柱地震台组建起巴南地震监测中心站。

地震站机房设在防空洞内,入口进去,需要通过一条曲折蜿蜒的地道。

“以前来参观的朋友,经常开玩笑说这里是不是地道战的遗址。”郑许东说,地表的人为活动、降雨、气温气压变化都会对仪器造成干扰,将仪器放在山洞内,能够尽可能避免环境干扰。

在机房里,记者看到了放置在基岩上的拾震器。“你别看它体积小,但它能够记录地球的脉动,我们通过它,就像通过听诊器聆听地球的‘心跳声’。”中心站业务室主任陈凯告诉记者,拾震器能够时刻监测、记录地面运动情况,并将地面运动过程以波形的形式记录下来。

记者注意到,防空洞里设置了13道保温防潮门,还配备了几台除湿机。山洞内恒温恒湿的条件,能够保持拾震器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确保能够产出更高精度、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24小时有人值守全年无休

中心站地震监测员朱祥告诉记者,中心站全年无休,每天都要24小时坚守岗位,收集处理数据。

“巴南地震监测中心站数据资料是全球交换,要分析处理国内外能够记录到的地震资料,要求国内5级以上、国外6级以上地震实现快报。”朱祥说,记得3天前,设备上显示了来自日本本州东岸的地震波形图,“尽管日本传过来的信号并不强烈,但防空洞里的拾震器能感应到很小的震动,并通过设备放大十万倍到几十万倍”,仪器捕捉到地震信号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数据,并将处理结果报送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地震科普馆逼真摹拟地震

巴南地震监测中心站设有重庆地震台科普馆。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重庆地震台科普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据了解,该科普馆占地平方米,拥有以各类展板、科普游戏、科普模型、实物仪器、互动拼图、科普知识电子书等声光电展品为主的27个展项。

“地震波一般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通过3D动画、沙盘模型和多部投影仪把地震波搬进了科普馆,逼真重现了地震的形成过程。”郑许东说。

据郑许东介绍,汶川地震后,不少市民、中小学生对地震预报产生了兴趣,参观重庆地震台科普馆的人数每年都有增长。

“汶川地震发生几分钟后,重庆市地震局第一个将地震速报信息传送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指导后续的抗震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次跟来访者聊天,郑许东都会提到此事。

“未来,发出地震速报信息的时间,还将进一步压缩。”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预警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陈敏介绍说,目前重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推进建设中,预计年全部建成投用后,在重庆辖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地震速报信息将来得更快。(记者崔曜)

编辑:曹妤

声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往期深度稿件精选请戳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