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测器 >> 观测器前景 >> ldquo费米悖论rdquo黑暗
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们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
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别人就是地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费米悖论
叶文洁提出的“基本公理”和两大重要概念基本公理: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两大重要概念
猜疑链:双方无法判断对方是否为善意文明。
“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它是善意或恶意的
技术爆炸: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原著中认为人类步入工业革命后短短两百余年巨大的技术飞跃(较于人类物种存在的三百万年与七千余年的文明)即是一例(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罗辑补充五点假设宇宙里的文明只有最低程度的善意。
交流一定会暴露文明的位置。
文明之间的竞争残酷程度与黑暗战役相当。
不同智慧物种间难以沟通。
任何文明都有很长的寿命。
推导过程一.由物质守恒与文明的指数级扩张推导出文明间的根本性矛盾。
二.具体到两个文明A,B的接触。
不妨假设A先发现B。
由于公理1,两方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
(1)若A选择与B交流,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猜疑链形成,同时A暴露己方存在。若AB实力相当,则猜疑链后B对A构成实际威胁;若B落后于A,则技术爆炸(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可能使B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A形成威胁。
(2)若A选择隐蔽,则B在技术爆炸后仍会发现A,猜疑链发生,A的存在暴露,转化为第一种情况。
由公理1和猜疑链性质,得出结论:若文明A发现文明B,A只能对B施以打击。
“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三.对于“大寂静”即费米悖论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技术等级较高的文明倾向于隐藏自己,使其他文明难以探查。暴露自己的文明在黑暗森林打击中被消灭。生存选择的结果是所有的文明都变得难以发现。
以上内容出于对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相关内容的归纳整理。
对叶-罗理论的质疑叶-罗理论的基石实际上在原著中就存在反例:
黑暗战役恰恰说明了,文明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模,而非公理所说的不断扩张;
回归运动表明,文明间并不只有最低程度的善意;
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沟通并无困难,表明不同智慧物种间并非难以沟通。
概率理论简述概率理论同样出自罗辑对史强的讲解,但与叶-罗理论并非同一个理论。
概率理论的核心是:宇宙中有很多文明,总会有文明对被广播坐标进行打击。
(黑暗森林打击)若一个文明通过某种方式得知另一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则有一定概率发动不加侦查的随意打击。由于具有打击能力的文明数量极多,因此一个坐标暴露后,无论是否真的具有文明,必然受到随意性质的打击。
推导过程“一个黑暗森林中的猎手……突然看到……所有猎手都能认出的字标示出的森林中的一个位置……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猎手(在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生物后也不予理会;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猎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因为对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文明来说,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个位置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也没什么损失。”——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补充信息那么科技水平处于可制造光速飞船并进行广播却不能实施黑暗森林打击阶段的文明可以通过飞船进行广播,而这不会导致母文明坐标的暴露。
对概率理论的质疑概率理论实际上不能解释为什么宇宙中的星星没有被打光。而从原著对歌者的描述也可得知,清理者实际上会判断坐标的诚意,而非进行随意性质的打击,因为打击非诚意坐标将减少自身的可用资源:
但所有坐标中,只有一部分是有诚意的。相信没有诚意的坐标常常意味着清理空旷的世界,这样做浪费精力,还有一点点害处,因为这些空世界以后还可能用得着。无诚意坐标的发送者真是不可理喻,它们会得到报应的。
......
一般来说,被广播的单个坐标最终都会被清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你可能认为这个坐标没诚意,但在亿万个低熵世界中有亿万万个清理员,总有认为它有诚意的。低熵体都有清理基因,清理是它们的本能。
咒语实验理论播报
内容咒语实验理论是基于罗辑的“咒语实验”所验证的三点客观事实所得出的理论:
高等文明存在大杀器。
黑暗森林打击及时准确。
高等文明优先选择打击而非沟通。
以此三点为基础,黑暗森林将作为事实客观存在。
缺陷咒语实验理论的优点在于没有漏洞,缺陷在于所有设定都来自单次观测,而非多次观测的实验总结。
补充信息咒语实验理论的三条在后来智子所言和对歌者的描述中得到补充和解释。
大杀器存在且成本低廉:
智子在茶道谈话上的发言:
“……所谓随意的,是说不会对目标进行近距离直接探测,只是发动打击,因为对超级文明来说,近距离探测比打击成本更高;所谓经济的,是指只进行最低成本的打击,用微小低廉的发射物诱发目标星系中的毁灭能量。”
对歌者文明的描述:
二向箔悬浮在歌者面前,是封装状态,晶莹剔透。虽然只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歌者很喜欢它。他并不喜欢那些昂贵的工具,太暴烈,他喜欢二向箔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最硬的柔软,这种能把死亡唱成一首歌的唯美。但歌者有些不安,“您这次怎么这样爽快就给我了。”
“这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探测交流成本远高于打击:
对歌者文明的描述:
歌者启动了大眼睛的进程,他很少这么做,这是越权行为。
“你干什么啊,大眼睛很忙。”种子的长老说。
“有一个低熵世界,我想近些看看。”歌者回答。
“你的工作,远远看一眼就足够了。”
“只是好奇。”
“大眼睛有更重要的目标要观测,没时间满足你的好奇,做你的事去吧。”
宇宙战争理论播报
简述该理论是从对《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归纳总结得出。
该理论的核心是:主流战术决定战争形态。
简单来说:由于《三体》宇宙的客观条件(探测交流成本远高于打击、黑暗森林打击及时且准确、大杀器存在且成本低廉、打击不会暴露自身坐标)限制,所有文明都不得不藏起来打黑枪以避免被人打黑枪——因为任何文明都可以藏起来打黑枪而不被发现,同时为防止被人误射,所有藏起来的人都要对疑似目标打枪来尽可能消灭潜在的敌人,于是人人都不得不隐藏,人人都不得不打黑枪,于是黑森格局成立。
宇宙黑暗森林化过程事实上,只要有任何一个文明在黑暗森林中开了第一枪,整个宇宙就将快速黑暗森林化:
具体过程:
“元猎手”(可能只是由于内战)在黑暗森林中开了第一枪
→“元受害文明”产生
→“元受害文明”中的一部分为对抗“元猎手”而成为“二代猎手”
→“二代猎手”无法找到元猎手
→“二代猎手”选择打击所有可疑目标
→“二代受害文明”产生
→……
通过该过程,猎手的数量将以指数上升。最终演变为:“只要暴露,就会遭到打击”的黑暗森林格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