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水文站附近清洁水位表江南街道溪口村章店桥下游的溪边,有一幢写有“中国水文”字样的白色小楼,显得格外孤独,这里就是永康市水文站。5日,天下着大雨,记者走进水文站,探访研究河流水量变化,为我市安全度汛提供重要数据信息的“水文人”。徐江静和吕汝适配合完成缆道测流在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吕汝适和徐江静身着救生衣,吕汝适站在观察台用望远镜认真观察“铅鱼”(一种用金属铅或铅铁混合铸制成的具有一定重量的外形呈流线型的水文测验器具)入水位置是否精准。徐江静则在电脑前观察数据传输,两人熟练操作,配合默契……询问得知,“铅鱼”通过缆道(能把水文测验仪器送到测验断面任一指定位置的索道)与电脑连接,在“铅鱼”上有一个类似风向标的装置,当“铅鱼”沉入江中时,“风向标”随着流水转动,一边转动一边将数据实时地传输到电脑中。徐江静和工作人员观测降水量吕汝适借助望远镜观察“铅鱼”入水位置水文站的职责是对江河水情进行实时监控。特别在汛期,除了监测外,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提前三小时预报监测点河道内会出现的最高水位以及时间,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以便作出准确预判、科学决策,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吕汝适说,天,他们每天都对永康江的水流、降雨量进行观测,特别是在每年汛前汛后,如4月15日至10月15日这段主讯期都24小时值班。他们还要奔赴全市70多个监测站点,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夜深了,吕汝适在办公室搭起凳子休息这就是每天研究降雨、河流水量变化,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的“水文人”。编辑应桃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