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器

抢鲜看电工技术学报2020年第24期

发布时间:2025/1/21 16:31:1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098023515184729&wfr=spider&for=pc
《电工技术学报》《电工技术学报》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电气工程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任《学报》编委会主任,兼《学报》主编。电工理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纵场超导磁体高性能Nb3SnCICC导体稳定性分析作者:张正硕;郑金星;宋云涛;刘旭峰;陆坤摘要:针对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高参数等离子体约束要求,其纵场(TF)混合磁体的设计方案为采用三种不同性能的超导导体绕制,峰值磁场可达14.43T,最大应力超过MPa。该文结合CFETR纵场磁体面临的稳态以及瞬态热负荷条件,系统分析混合磁体中高性能Nb3Sn四饼线圈在不同扰动长度及扰动时间工况下的稳定性温度裕度和能量裕度,并对背景场强度及有效应变等因素对稳定性裕度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高性能Nb3SnCICC导体在峰值磁场及-0.7%~-0.5%有效应变预计区间内拥有2.0K以上的温度裕度;但极端条件(B=14.43T,ε=-0.7%)下的电磁扰动(Lp=10m,tp=ms)对应导体能量裕度仅有11.41mJ/cc,局部恶劣工况下导体能量裕度下降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场区单饼线圈在典型扰动下行为的计算表明,典型机械扰动(Lp=0.1m,tp=1ms)引起的失超能够在5s内使导体热点温度升高至接近K,这对磁体失超保护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退火速率对环保型聚乳酸材料直流击穿和电导电流特性的影响作者:李科;张云霄;周远翔;张灵;滕陈源摘要:聚乳酸(PLA)是一种绝缘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聚合物材料。为研究退火速率对PLA直流击穿和电导电流特性的影响,该文制备三种退火速率的PLA试样,即冰水冷却(PLA-W)、空气冷却(PLA-A)和缓慢冷却(PLA-S),并针对温度场下PLA的直流击穿及电导电流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PLA-S直流击穿场强最高,温度从30℃升至70℃,三种试样的直流击穿场强下降,PLA-S降幅最小,仅为16.7%。PLA-S的电导率随温升而单调上升,PLA-A和PLA-W的电导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和偏光显微观测发现,缓慢退火促进PLA结晶,晶胞尺寸大且均匀性好,PLA-S的结晶度达50%,玻璃化转变温度较PLA-W提升23.7%;PLA-W和PLA-A结晶不完善,温升过程出现晶胞生长或成核结晶,结晶度提高以致电导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一种基于感应隔离的双极性脉冲发生器作者:董守龙;王艺麟;余亮;马剑豪;姚陈果摘要:脉冲功率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参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脉冲电压幅值、电流峰值、脉宽和重复频率等。该文针对脉冲电场的生物医学应用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感应隔离的可调极性脉冲发生器方案。在每级电路模块中包含了1个电容、2个开关和1个隔离变压器。通过控制开关的导通时序,可以实现正负极性的脉冲输出,隔离变压器在放电时可以隔离电位变化。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脉冲发生器的基本原理仍为“并联充电、串联放电”,可以输出双极性方波脉冲,且脉冲极性、宽度、幅值均可灵活调节。研制的感应隔离脉冲发生器可输出幅值为±6kV、脉宽为~0ns、上升沿为10ns的极性可调脉冲。此外,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通过增加模块数量等实现更高参数的脉冲输出。基于电磁仿真软件的平面变压器共模电磁干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作者:高璐;徐策;董光冬;龚春英;张方华摘要:传统的变压器模型多为集总电容模型,在10MHz以上的频段,模型与实测特性存在较大偏差,难以反映变压器的高频电磁干扰(EMI)特性。该文提出利用S21参数来衡量变压器共模EMI性能,研究平面变压器高频3D建模方法。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3D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并将该建模方法应用于某高频变压器的共模EMI性能评估及优化设计中,从制造工艺水平和材料特性参数等方面,分析影响变压器共模S21参数一致性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产品性能的一致性提供了质量管控依据。电机与电器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作者:林晓刚;黄文新;姜文;赵勇;吴旭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在一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空间矢量调制的缺相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无故障和一相开路时运行机理上的区别。基于此,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电磁转矩、定子磁链的控制器进行重构,并将零序电流控制器移除。采用重构后的电磁转矩、定子磁链控制器可生成定子电压参考值。然而,如若继续沿用无故障时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将无法生成所需的实际定子电压。为此,在分析剩余非故障相所能产生电压矢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最后,在一台功率为1kW的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上对所提容错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策略使得该电机驱动系统在发生一相开路故障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小的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纹波。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速度传感器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法作者:肖丽;高峰;侯淑萍;余璐;张慧芳等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速度传感器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阶滑模观测器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改进超螺旋算法对高阶滑模观测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不同干扰类型下系统收敛性与跟踪精度。其次利用新型滑模观测器计算出转速估计值,选取实际转速与估计转速的差值为故障特征量,提出传感器失效检测法,同时利用新型滑模观测器代替失效传感器完成相应功能,从而实现容错控制。最后对新能源汽车恒速驱动与变载驱动的行驶模式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行驶工况下,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能够准确及时检测出失效故障且容错性能良好。与传统高阶滑模观测器驱动系统相比,所提方法速度跟踪精度更高、容错控制效果更好。基于正序分量在线位置误差补偿的旋转高频注入法作者:彭威;乔鸣忠;蒋超;张志斌;高键鑫摘要:旋转高频注入法能够估算永磁同步电机零速和低速下的转子磁极位置,但在转子磁极位置解调过程中使用滤波器会带来估算误差。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正序电流分量对转子估算误差进行在线补偿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在电机零速、低速运行过程中的补偿机理,理论推导在解调过程中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相位变化的关系,分析在考虑定子电阻影响时利用正序电流对滤波器导致误差的补偿效果。针对外差法求得的误差补偿量和转子位置存在多个收敛点的问题进行改进,增加收敛点检测环节,可排除部分错误收敛点。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于转子位置误差补偿的效果。热老化对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绝缘操作过电压耐受特性的影响作者:聂洪岩;魏新劳;姚远航;朱博;于春来摘要:为研究热老化对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绝缘操作过电压耐受特性的影响,进行匝间绝缘模型试样操作过电压耐受次数随热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试验,得到过电压耐受次数与热老化程度之间的函数模型。根据匝间绝缘模型试样的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局部放电等电气参量及聚酯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参量和表面形貌随热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热老化对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绝缘操作过电压耐受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热老化不会导致匝间绝缘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局部放电等电气性能的降低;热老化引起的匝间绝缘主材-聚酯薄膜力学性能下降是导致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绝缘操作过电压耐受特性呈指数规律下降的根本原因。该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多因素联合作用下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绝缘的劣化机理奠定了基础。电力电子不同老化试验方法下SiCMOSFET失效机理分析作者:陈杰;邓二平;赵子轩;吴宇轩;黄永章摘要:SiCMOSFET凭借其优异的电热特性,正逐渐投入市场,长期运行其可靠性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