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器

85后跨界火化师聚会时会含糊地说

发布时间:2023/6/14 13:54:14   

“85后”“跨界”火化师

聚会时会含糊地说在民政系统工作

黄坤在整理逝者遗物。

在海口市殡仪馆内,黄坤按动操作电钮,目送着又一具遗体进入火化间。随着火化间内炉火点燃,间外逝者的亲人们终于没能忍住,有的竭力哭喊,试图扑到炉口留住亲人;有的低声啜泣,甚至脱力瘫坐在地,场景令人唏嘘。而作为火化师的黄坤,静静的站在一旁,并没有多说什么。“这种场合我们说话不合适。对于我们而言,生死看多了,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人。”

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子遥文/图

沉稳专业

好骨灰不容易烧

每天早上8点,穿戴整齐的黄坤都会准时出现在海口市殡仪馆的火化厅。黄坤说,火化厅每天的工作量都不同,少时一天只有几具待火化遗体,多时一天能有二十来具。然而即使任务量较大的时候,火化的每个环节仍需有条不紊,表情上也不能露出一丝忙乱。

随着遗体缓缓进入火化间,黄坤关上炉门、点火、熟练摁下一个个按钮后,他低头从逝者家属身边走过,转入后方观察室,通过观测火化炉液晶显示屏上炉温、炉膛负压等数据,监测火化的情况与进度。

“不少人认为火化就是把遗体放入炉间烧就完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通过观察室内的炉口,黄坤不时的弯腰向内张望,观察火量。“由于每具遗体采用不同的火炉以及胖瘦差异、火化时间也不尽相同,短则40分钟上下,长则需要1个半小时。在火化过程中,火化师要通过把握风门和油门,恰到好处地调整火量和风量,既要保证遗体燃烧充分,又要能尽量让骨灰烧的洁白纯净,最好能接近象牙色。这其实十分考验火化师的技术。”

一些火化炉能保留逝者的骨架,每次火化完时,黄坤会用着老师傅交的手法,会从脚部开始拾骨,“除了天灵盖会放置在骨灰盒内的顶部外,其余部分均由火化师用专用的红布袋装好后压平,随后一同送到逝者家属手里。”黄坤说。

记者了解到,海口殡仪馆年遗体处理量约多具,火化工作全部由黄坤和两名同事完成,平均下来每人每年火化的工作量在具以上。

善意谎言

我在民政系统工作

在旁人的印象中,作为年出生的“85后”,黄坤外形阳光帅气,办事麻利说话得体,顾家的同时喜欢健身,在家里买了不少健身器材,有一个已经5个月大的可爱女儿,生活十分幸福。但他的大多数朋友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黄坤却在从事着一个多数人有所避讳的职业。

年,学汽车营销专业的黄坤在朋友的介绍下,机缘巧合“跨界”进入了殡仪行业。黄坤告诉记者,此前他也从未想过从事这一行业,在做火化师之前,他还曾在殡仪服务公司的外勤组工作,负责运送遗体。

黄坤坦言,23岁开始接触遗体时,他时常会“怯场”,对于一些事故遗体,往往不敢直视。刚入行半年的他,在一次运送一具高度肿胀腐烂的无名尸过程中,直接呕吐了起来。而随着一年多后的一次内部岗位调动,转为火化师的他才慢慢将自己调整过来。

“老一辈的火化师有不少不成文的讲究,比如不愿与人握手,从不先说‘你好’、‘有事找我’这种话。到了我们这辈就觉得还好,没有那么避讳。”作为“85后”,下班后的黄坤与常人无异,但是在亲朋好友聚会需要自我介绍时,黄坤还是会含糊称自己在民政系统工作。对于自己的爱人,他也是在殡仪馆上班一年多后,在爱人的反复盘问下才“交代”了具体的工作职务。“如今家里人已经逐渐理解我了,但是对外我仍不会直接透露我的工作。”黄坤说。

担心意外

同事被烧掉了眉毛

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之间的大多数时间里,火化师都要在炉边站立观察火量。火化炉的温度一般在摄氏度以上,最高可达到度左右,即使站在炉外的观察室,室内温度也能达到四五十度,而夏天的海口气温长期在30摄氏度以上,用黄坤的话说,“随随便便就一身汗。”而由于火化会产生粉尘污染,不少火化师的呼吸系统都比较敏感,咽喉容易犯病。

除了高温的工作环境,对于火化师而言,整个火化过程中最为担心的莫过于爆炸。这种爆炸多是由于逝者身上的物品遇到高温后膨胀造成。“一些家属会将逝者生前最喜爱的物品藏在逝者的衣物内。酒瓶、手表、首饰等比较明显可以看到,但是心脏起搏器就比较麻烦,内心悲痛的家属也不会理智地提醒你逝者是否装了这些设备。”

在黄坤刚入行不到一年时,就曾遇到过这个情况。“遗体刚进炉内20分钟左右,突然一声巨响,熊熊的炉火从炉口缝隙向外飞窜。火化间都被炸出了小的缝隙。”黄坤说,“我们也有过老师傅被飞窜出的火焰烧伤头皮和眉毛的情况,所幸没有大碍。”

逝者安息

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黄泉路上无老幼”。最让黄坤印象深刻的是今年2月,一个出生仅3个月就不幸夭折的孩子。孩子走了,年轻的父母悲痛欲绝。但在火化技术层面说,因为婴幼儿骨量太小、太轻,往往不能保证有灰,连个念想都难留存。当时,同样刚当父亲3个月的黄坤心里很不是滋味。

“男婴的遗体先是留存在地下冰柜,举行火化时,只有年轻的父母两人前来,给孩子带了生前就买好的童装、小零食和玩具。孩子的母亲已经脱力了,几度晕倒;孩子的父亲一边照顾着母亲,一边哽咽地对孩子说着亲昵的话,轻轻地给孩子将衣服穿上,仿佛生怕弄疼了他……”

黄坤说,火化师的经历,外人很难体会。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逝者推入炉内,最终开炉时只剩下骨架乃至骨灰,甚至什么都没有。逝者已去,生者悲痛,而火化师的工作和生活还是要这样继续下去。

“直到现在,外人对于我们这行还是十分避讳。但是在我看来,这份工作其实十分神圣。我们所做的事情,能让一个个经历伤痛的家庭得到最后一份慰藉。”如今,黄坤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里,陪着自己可爱的女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取悦她,哄她开心。对于工作的事情,他在家里并不会多提。“干我们这一行,每天见了太多生生死死,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活好每一天,好好珍惜身边你爱的人,一起稳稳地走下去。”黄坤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209.html
------分隔线----------------------------